“大人,让这些佛郎机人来教授真的可以吗?这些蛮夷能有什么真才实学?而且,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。
万一这伙佛郎机人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趁机传教怎么办?大人,金陵教案距离现在可是不远啊。”刘文众一听要让这些佛郎机人来教授数术之学,一瞬间有些担心起来。
当年金陵发生的那一场惨案距离现在可是不远,不得不警惕。
赵文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,刘文众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。
可是如今大明境内数学最好的恐怕就是这些传教士了,除过他们之外,宋应星和孙元化的数术之学也还不错,可是和汤若望等人相比还是有一点差距。
而且如今这两人是宣镇中最忙碌的两人,也没时间教授学生啊。
赵文思考了半天,沉声道:“你说的也有道理,但是现在最合适的人选只有这些传教士了。
我觉得这数术之学还得他们来教授,但是在教授的时候,咱们要严加看管,不能让这伙人趁机传教。
到时候他们上课的时候,就派人呆在教室中,死死地盯着他们。”
“既然大人已经下定了决心,那我也不好说什么。反正这些传教士可不是一些省油的灯。”刘文众对赵文的办法还是有些顾虑,毕竟这些传教士也太能折腾了。
“出了什么事全都由我担着,我就不相信了,不过是一些传教士而已,他们还能翻天不成。”赵文一拍大腿,掷地有声的道。
“至于这学校该如何开办,我看咱们还是好好商量一下吧。”
接下来的几个时辰之内,赵文和刘文众对于如何开办学校进行了仔细的商议。
按照赵文的想法,就是直接将后世学校的制度拿出来,虽然后世的教育制度有不小的缺陷,可也是非常好的制度。
但当赵文将这个制度说出来之后,刘文众却有些不同意见。
刘文众觉得,赵文的这个制度固然好,但是培养周期太长,小学六年,初中三年,高中三年,大学四年,这一来二去的都快接近二十年了。
这二十年对于现在来说,实在是太长了,周期长,见效慢,短期之内没有效果。
不太符合大明现在的社会环境,也不符合现在宣镇的环境。
刘文众反驳了赵文的这个办法之后,赵文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。
半晌之后,赵文说道:“我觉得咱们可以分开培养。
先建设中学,将中学压缩成四年或者五年。
这几年中,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。至于成绩差的,让他们早日成为咱们宣镇的生产力。
但小学也不能放弃,如今宣镇中适学蒙童数量与日俱增,而咱们宣镇日后的强大与否,就在这些孩子身上。
所以咱们分批次进行管理,分批次教学。”
“大人,你这个办法好。这样一来,就能有效的减短学习周期,对咱们宣镇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。”刘文众不停的点着头,很显然也认同赵文这个办法。
“你说的不错,这样一来,对咱们宣镇的帮助确实很大。
不过,这件事我只把控一个大方向。
你最好拿出一个章程来,具体的事情你来办理,到时候我看看,如果可以的话,就按照你的章程办事。”
“大人,那学校的束脩该怎么收?这开办学校可是要花费不少的银钱啊。
如果咱们束脩收的少的话,咱们往里面投的银子就会变多。
虽说一两年不成问题,可时间一久,难免就会成为一个负担。
可如果收的多的话,城中估计大部分的百姓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学。
毕竟读书可是非常花钱的,就算是送来读书,估计也是打着不让当个文盲的打算来的,撑死让认识几个字就算了。
这种程度的读书根本就没有什么用,还不如不读呢。”
在古代,读书上学可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。
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考中秀才,除过那些神童之外,基本上都在二十年左右。
在这二十年间,都在读书,也就一直在花钱。
家庭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根本就负担不起。
而且读书用的笔墨纸砚,价格都比较昂贵,这些东西除过笔和砚台之外,其他的都是一次性的东西,用不了几天就没了。
而纸张和墨这两种东西的价格也不低,读书又不可能不写字,所以这两种东西的消耗量就非常的大。
后世说,寒门难出贵子,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,寒门都一直难出贵子。
而且后世比古代还能好点,在古代,想要供一个完全脱产的孩子读书,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就算现在宣镇的生活水平增高,百姓手中的银钱也在慢慢增多,可想要供一个孩子读书,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赵文一听刘文众这话,不由得思考起来。
确实,读书是一件既费神又费力还费钱的事情